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燒餅"大概是我做過材料最少最簡單而且零失誤的一項手作了

好久沒PO手作料理了,喔,應該是很久沒PO文了,換了一個工作換了一個心情,換了一個環境換了一套生活坐息,前二天下班走路回家時經過一家豆漿店,點了一份燒餅夾蔥蛋,簡直驚為天人啊.因為燒餅是剛出爐的新鮮,一咬下去酥酥的餅皮完全粉碎,好吃極了.一路走一路啃著,沒有在意路人的眼光,真的好吃.僅管是燒餅屑掉一路...我也沒在怕的..

想了幾天.自己來做吧,應該沒那麼困難吧,想了二個週末,搜了一下"股溝大神",終於有了解答,所以決定手作.材料完全不需外購,打電話叮嚀完老爹晚上要吃燒餅佐烤肉及生菜,沒多久,就奔回娘家手作.

燒餅主要分二大步驟,一是油酥,一是餅皮,通常先做餅皮,因為要醒30分鐘,先拿一只空盆,放入中筋麵粉,放入鹽,接著倒入熱開水(可直接用熱水瓶的熱水),用筷子攪拌麵粉,接著倒入植物油,這裏的植物油小編是用家用煮飯的葵花油,然後洗手改用手拌,因為要感受麵團的溼度,所以用手直接揉,接著是冷水的加入,這個部份是依照麵團的成團效果來加,不能太溼,小編這次幾乎沒加,可能因為天氣溼冷,所以雖然準備了,但一滴也沒加..接著揉一下麵團,接著蓋上保鮮膜,然後醒30分鐘,接著開始做油酥.


在炒菜鍋內將油倒入,燒熱油,用小火,接著加入麵粉,一路小火喔.把麵粉跟植物油混合拌炒一翻,接著是炒成金黃色麵糊,這個步驟讓小編其實不太了解,基本上變成金黃色是要把火調中火,而且變色很快,好似是要燒焦的感覺,燒成金黃色總覺得有股油浩味,或許是小編的自我感覺,但至於要炒到什麼地步,這個小編還待查.因為當炒成金黃色,在燒餅烤好後,剪開燒餅,裏面的分層會是偏深的顏色,較跟外面的燒餅不同.有空我再參考其它的食譜,看是否有比較不同的作法.
接著把火熄了,讓油酥在炒鍋內冷却,等待醒麵團的時間到,即可開始製作,首先把麵團捍成一個大正方型,接著放上油酥,然後全面鋪開,均勻分布,接著將麵皮捲起來,然後切成10等份,然後拿起一等份,把麵團儘可能的包住油酥揉成團,接著拿一個小麵團,用捍面棍桿成長條型,請小心不要桿破讓油酥流出來,接著折三折,轉90度再桿成長條型,再折三折,再準備水及白芝蔴,在表面沾上水,然後沾大量的白芝蔴,儘可能多沾些,不用怕多,因為一會兒桿開其實並沒有太多,然後把十個小麵團都一一操作完成.



等上約15分鐘,拿起第一個做好的小麵團,用桿麵桿桿成長條型,接著放入烤盤,小編怕會沾黏,所以放了烘培紙,桿好一盤就放入烤箱,上下火200度,烤12分鐘就完成囉,因為老媽家的烤箱太小,所以要分好幾批,索性還用了小烤箱也來烤,但小烤箱因為溫度不會太高,所以燒餅澎起的程度沒有大烤箱好,烤的過程中,發現有些麵團可以烤的很澎,有的則是扁扁的澎不太起來,小編仍在思考問題所在,烤好後取出發涼,就可以吃囉.小烤箱部份則是烤了將近半小時才漸漸成型,但賣相就沒有大烤箱好.






大功告成後,將燒餅由側邊剪開,因為小編要夾肉及生菜,為了方便拿,所以剪再成二段比較好操作,自已做的燒餅真的很酥,因為一咬下就掉滿地,真是酥到個不行,基本上由烤箱取出後,原本澎起來的餅皮不會消下去不用擔心,燒餅可以夾蔥蛋,肉片生菜,油條,數多種變化,自己變化囉.好的來看食材.

1.油酥
(1)低筋麵粉  70克(小編覺得可以再少一些)
(2)植物油  48克(小編覺得可以再少一些)

2.燒餅麵團
(1)中筋麵粉  300克
(2)鹽  2.5克
(3)熱開水  150克
(4)植物油  25克
(5)冷開水  少許,如麵團太溼可以不用加,依實際操作為主
(6)白芝蔴  少許

做完燒餅,隔天PO完文,又做了一頓美味的晚餐,好好享受一家三口的晚餐時光.算是一個完美週末的Ending~

50 歲前的挑戰~ 番外篇

小編呢也小小的整理一些資料,讓有看我網誌的冰友可以好好的享用一下,如果之後有想要去日本自由行的冰友,也可以參考參考: 1.住宿比較:主要整理了小編這八日住宿的各項資訊~ 2.自由行9日精簡行程~     精彩行程分享 ~ 3.JP PSSS到底可以省下多少錢? 本次自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