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所謂的『零』失敗蛋餃,底佳啦~

今天晚上早約好要全家一起吃麻辣火鍋,但…總覺得少些什麼?對!少了手作料理來搭配今晚的『這一鍋』麻辣火鍋,再加上,昨天看了老爸在LINE上PO了『加吶生魚片』,更覺得『輸入不輸陣』,我決定手作蛋餃PK老爸的『現流』生魚片。

翻看了好幾篇網上的食譜,我發現大家都有『偷蛋』的情形出現,也就是說,文上食材用料寫的是四顆蛋,但照片拍的是三顆蛋,這都是因為初次手作時在蛋皮的蛋量上很難控制與拿捏,等到做了第八個第九個時,就能比較控制得宜(這是小編自己的遭遇),導致最後蛋液的不夠使用,出現再追加蛋液的情形,而在手作前,版主都會先拍照食材先,所以後面追加時已經來不及再補上去了,所以就會有許多『偷蛋』的PO文出現。無可避免的,這次小編也出現這樣的情形,咱們繼續看下去~
今天手作的材料簡單到爆,絞肉、蔥、薑、蛋,準備了這四項就可以好好的來手作蛋餃,首先將豬肉攤買回來絞肉再放回覘板上,再把肉剁更細緻一點,一來是要把肉的黏性找回來,二來是把肉剁碎方便吞咬,因為蛋餃是老人小孩都愛的火鍋料,所以選用蛋皮就是讓人好吃好咬,但如果內餡是粗大的肉塊整個美味就遜掉了。
絞肉剁碎後,接著把薑切成末狀,蔥切成細珠,這二項辛香料要切的細微才不會一入口就是嗆辣搶了肉的風味,接著把薑末及細蔥放入絞肉中,加入調味料(醬油、酒、砂糖、塩、香油、太白粉、白胡椒粉等)然後攪拌均勻,順手將絞肉餡平鋪在鍋底後,切成四等份。這是為了方便等一下取用內餡時能更快更方便,而且不要最到最後有缺料或餘料的情形發生,所以小編媽教的這招其實還蠻實用的,切成四等份後,再依要製作的蛋餃數量,再把每一等分成六小等份,這次的材料預計要製作24個蛋餃,所以均分後才能讓每個手作的美味都份量剛剛好。

接著是把蛋液加入塩後打散打勻,然後一定~一定~一定要過篩,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至於次數上以1~2次為限,等下煎出來的蛋皮才能更平實更好操作,小編有經驗所以聽我的就對了。
再來是整個手作的重頭戲,就是『煎』蛋皮與包成型的步驟,一開始小編在平底鍋底刷了一層薄薄的油,開小火等鍋熱準備把蛋液下鍋,拿了大湯勺,因為第一次做也不知蛋液的量,所以就一次倒入大半匙,接著用大湯勺的底部把蛋液推開,大致鋪成圓形,蛋液在加熱的鍋上雖然是小火但仍是很快的凝結,小編手忙腳亂的把絞肉放上去,用筷子把蛋皮翻過成半圓型,把肉餡包住,接著用小湯匙或筷子把半圓蛋皮的邊緣輕輕壓一下,讓半生熟的蛋液在加熱的鍋上快速黏合,這個動作因為第一次做,都會慌亂,沒關係,一回生二回熟,等煎到第四五六…顆就熟能生巧了,但…一定要把小編的文章乖乖看完才能真正零失敗。
黏合後,再用筷子把蛋餃翻面,第一顆因為手腳比較慢,所以皮有點小焦,賣相不太好,且蛋液量太多,皮太厚跟坊間的蛋餃的薄皮口感有落差,但小編記得日前有跟家人一起去品嚐一家也是麻辣火鍋店也是首推手作蛋餃,他們強調的就是厚蛋皮的設計,他們家的蛋餃可是人家的1.5倍大,還不便宜呢,所以見人見智啦,厚薄隨個人喜好,接著就大致把蛋餃翻個1~2次面,確定蛋皮凝固就可以起鍋了(如果蛋皮沒熟超容易破,越薄越容易破,所以請特別注意),如果喜歡蛋皮『恰恰』的冰友,可以再多煎一會兒,讓顏色更米麗。
第一顆做出來立馬丟入火鍋中試煮試吃,喔~對了,此時剛出爐的蛋餃的餡兒是未熟的狀態,所以一定要放入鍋中煮熟才行,如果做太多吃不完,一定要放入冷凍做保存,要吃的時候,由冷凍庫取後直接放入火鍋中煮就可以啦,不用等解凍或退冰呦。在試吃員的回饋後,小編才有勇氣繼續做下去,同時修改做法,讓蛋餃更像蛋餃。

有了第一顆的厚蛋經驗,我發現蛋液要減半,且用湯勺抹成圓的動作也要加快,再快速放入內餡(最好能先把每一顆的量都先分好,等下下鍋才能更快),所以第二顆第三顆第四顆接連的作出來,在整個做的過程中因為小編又要拍照又要操作,實在忙不過來,後來蛋皮都熟到不行了才要包餡,蛋皮普遍呈現焦黃色,實在令我傷心,後來小編想了個好辦法,把作法作了些調整,結果幾乎"粒粒皆成功"啊,請各位冰友耐心的看下企。
之所以要動作快是因為鍋太熱,所以小編改變為以下作法,先抹上薄薄一層油再把鍋用小火燒熱,接著把鍋子移開火源(或關火),然後倒入少量的蛋液並用大湯勺把蛋液儘量鋪大鋪圓,此時因為鍋子離開火源,所以蛋皮不會熟的那麼快,可以放慢動作操作且用少少的蛋液就可以鋪成大蛋皮,甚至可以一次做二個,接著放入肉餡,然後再把鍋子放回爐上(或再開火),以小火繼續加熱,此時蛋皮慢慢凝結,接著用筷子把蛋皮折過來,輕壓邊緣,讓蛋液變熟黏合,再輕翻面1~2次就可以起鍋了(不翻面也可以只要確定蛋皮已經成型),如果你的手腳真的很慢,鍋子又太熱,怕會把蛋餃再次煎焦,也可以再把鍋子再移開火源操作。會把蛋餃翻1~2次面是因為讓蛋皮確實的凝結才不會容易破,同時可以檢查邊緣的黏合是否成功。(鍋太熱另一個問題是,因為減少了蛋液的量,所以超快凝結,蛋皮無法做大做圓,大湯勺倒入蛋液後,幾乎還來不及推成圓形就定形了,最後只能用補蛋液的方式把蛋皮做圓,如果硬推開會造成蛋皮破裂的慘劇)
重覆以上的方式,小編做到最後,原本四顆蛋的,也追加了二顆,因為前面幾個蛋液量控制不當,所以都做出『厚蛋版』,後來越來越漸入佳境,皮薄餡飽,這才跟市售的蛋餃相近,但因為是自己在家手作,所以用料很實在,每一顆都很飽滿多汁,吃起來遠比市售的蛋餃好吃數十倍啊(小編自我感覺良好中,別理偶~),在經過六位挑嘴的試吃員評鑑後,大家一口同聲都說好吃,果然不柱費小編搞了快二個小時才做出這24顆美味蛋餃,但我想這一切都是小編自己自作孽,一人又要做又要拍,所以擔誤了不少時間~

好滴,來看看食材整理吧~
以下食材是手作24顆蛋餃的材料量~
1.絞肉250g
2.蔥2支
3.薑3片
4.蛋4顆後來追加2顆,所以是準備6顆比較合適(如果擔心會過多也可以先做4顆,不夠再加一顆,不夠再加~比較保險~)
5.醬油1/2大匙
6.酒1/2大匙
7.砂糖1/4茶匙
8.塩1/8茶匙
9.香油1大匙
10.太白粉1大匙
11.白胡椒粉1/8茶匙
調味部份可以自行再拿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50 歲前的挑戰~ 番外篇

小編呢也小小的整理一些資料,讓有看我網誌的冰友可以好好的享用一下,如果之後有想要去日本自由行的冰友,也可以參考參考: 1.住宿比較:主要整理了小編這八日住宿的各項資訊~ 2.自由行9日精簡行程~     精彩行程分享 ~ 3.JP PSSS到底可以省下多少錢? 本次自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