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我住"承億輕旅(hostel)"背包客~

又是一次臨時的出差,完全無預警,原本想再住一次"橘子"的但...沒有空房了,有點兒傷心,只好來開發新的背包客住宿,同樣是嘉義,這次在booking上找了"承億輕旅",價格比橘子貴一點兒,但住的感覺,小編個人覺得橘子還是比較有優勢。

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因為上了半天班,下午再搭車南下嘉義,這種行程實在累人,這次的輕旅離火車站很近,在一個小巷子內,下車不一會兒就走到了,遠遠看到泛藍光的招牌很顯眼,整個輕旅感覺出來應該很像是舊房子改的,商旅的門口很明亮很現代,跟小巷裏的其它建築有很大的不同,前方數片的落地玻璃窗嵌著"LIGHT"發光燈字,入口位在整個門面的左側(應常有人會以為前方大大的落地玻璃是自動門,我就是),正前方有著一個類似三角型的小牌子,上面寫著"旅行嘛 別趕路 去感受 承億輕旅 遠比你想像中的簡單許多"(承億集團...),哇~這輕旅不簡單,後面可是有個大集團,上網不經意的看了一下他們的系列,還真的都很不錯,讓人都想去住住看,真的。


側邊走進去看到前方一個戶外的空間,可以讓人泡茶聊天吃東西,看到門口的讀卡機就知道這是個很科技化管理的旅店,進了門,正對著入口的就是報到櫃枱,右手邊有一個面對玻璃落地窗的長型吧台,左手邊則是鞋櫃區,這還蠻特的,店家規定,進入住宿區就要換上拖鞋,這倒是第一次遇到,鞋櫃上有著跟你床號同樣的編號,順手你也可以把鞋子寄放在櫃子裏,因為到店的時間已經晚了,所以服務人員匆忙的幫我登記入住就趕著要下班囉,說明了遊戲規則(住宿規定),就讓我上樓去休息了,拿了卡片拎著行李就往上走去,一開門才發現有其它的同住者,我只好放低音量,這次入住的背包客旅店很特別,是每個房間有厠所的呦,我當天被安排的是二人型的背包客房,今天是睡上鋪,櫃枱說下次可以特別注明他可以先幫忙安排下鋪(小編因為不喜歡爬上爬下...其實是懶),回想一下在之前的背包客經驗中都只住過下鋪也,這次難得上鋪,後來發現還是下鋪好,因為梯子難爬且很容易發出聲音,吵到其它住客,但我後來想想,會來住背包客的人應該早就不在乎了不是嗎?




刷了卡開門,發現房間不大,一進門右手邊是衛浴及厠所,前方就是上下鋪,左邊有一個感應式的置物櫃,最讓我喜歡的是,每床都有簾子的,可以保有一點點兒的隱私,這個設計很多背包客住宿都沒有,因為陌生的人來來去去,有個東西遮遮比較好,尤其是睡像難看的,打呼大聲的(是在說小編自已?),到房時,床單及枕頭套都已經套好了,乾乾淨淨的很舒服。厠所的設計很時尚,尤其是那個圓型發光鏡子及黑白格地板,開起燈來好像似拍電影的場景,浴室很乾淨,上方的天花採木質設計,擺設很簡單不凌亂。




每個床鋪都有著自已的小燈及插座(幾乎每個背包客住宿必備),就連床邊的床號設計都有講究過。整個建築沒有給"人"坐的電梯,只有搭載行李的小昇降設備,酷吧,所有人都必須緩步上樓,當然你也可以把大件行李放在"行李房(LUGGAGE ROOM)"不用搬上搬下,一旁就是行李電梯嘍,一樓的走廊上有一個布巾回收箱,其主要目的是讓旅客住宿後能自已自動把床上的這些使用過的布巾(床單,被套,枕頭套)做回收,再由住房人員鋪新的好迎接新的住客,除此之外,走廊上也有其它的厠所可以使用。

由一樓走上去,每一個樓層的走道都小小窄窄的,但房間號碼燈確設計很美,入住時被交代了,不能在房裏吃東西,這個商旅的地下室及五樓是可以吃東西飲食的位置,地下室很寬廣,幾張桌子風格不一的擺著,如果有聊天或飲食的人客可以在這裏好好享受一下,唯一的缺點是空氣不太流通,五樓是比較好的選擇,五樓是天台廚房,說穿了就是公共廚房,這裏配有微波爐,烤箱,冰箱,流理台及飲水機等等,就像個小家庭的廚房空間,一旁還有個用餐區,往外走去還有一個很大的露台,整個五樓挑高的設計,讓人很舒服,戶外空間與室內因為是隔著大片的落地玻璃,所以一眼望去看似一個很有延伸空間的感覺,戶外空間還有自助洗衣的設備,挺妙的,由外向內望去很明亮很舒服,到的時候已經晚了,所以交誼空間幾乎沒人在使用,下回有機會應該帶啤酒及零食在這裏享受一下。






房卡的後方寫著wifi密碼及注意事項,過了10點,櫃枱人員下班,進出就只有用感應卡囉。在參觀了一切了解了環境,就開始覓食及休息了,明天還得早起打扙呢。對了,在一樓及五樓都設置茶水服務,可以讓旅人們自已沖泡咖啡及茶,布巾回收區的上方還有貼心的自助商店,如果你忘了帶盥洗用品或個人生活用品,這邊都可以自已投幣自已買,算是貼心的小區兒,因為在背包客的住宿,多半是便宜且簡單,所以不像飯店或旅舍會有提供牙刷牙膏等等的個人盥洗用品,為了讓旅人方便,通常都會有自助販售或人工販售。







整體的感覺都還算ok,但有一些小小的缺點,小編不得不囉嗦一下,厠所蓮蓬頭的水壓好像不太足,所以水量偏弱,洗澡洗的不過癮,冷氣的位置安裝不佳,出風口幾乎被床邊的隔板擋住,但還因為空間小所以...涼的快,接著是美美的厠所內還看得到掃興的冷氣排水管,還沒有修飾的直接垂放在角落,真的讓厠所的美美感覺都不對了。另外是在門後方的生活公約中有寫到早餐時間是8:00~10:00的,隔天早晨小編滿心期待的上去,卻沒有收獲,後來可能是取消了,所以牌子上沒改掉,讓我空歡喜了一場。最後是上下鋪連接的垂直爬梯,沒有設計良好的扶手處,所以矮個子的小編,爬的好辛苦啊。


如果來說如果橘子是90分,那承億應該有88分,沒有過多豪華的裝潢,整個輕旅都很安靜,入住的當天,好似有老師帶了幾個學生來住舍,上樓時他們正好要出門逛夜市去,這邊離夜市也算近,想找好吃的,好玩的,那邊都有,對了,別忘走到噴水池邊買杯葡萄柚綠加梅子半糖少冰,再一路逛回來,享受一下嘉義市夜市風情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第N次手作蔥油餅,找到軟Q的配方

這二天正值我兒子國中會考,老師交代,要小心“吃”,所以老媽子我,只好上街準備午餐及晚餐,到了菜市場,一不小心就買了過多的蔥,因為便宜,所以市場菜攤都是一大把一把的賣,原本只想買個二支來爆香炒菜的,被迫搞了一大把。
全部洗淨晾乾,就開始想要怎麼消耗這些食材,想來想去就屬蔥油餅最適合不過了,送我兒子出門後,買了中筋麵粉開始蘊釀蔥油餅的手作魂。
把麵粉倒入一個大鍋中,慢慢加入溫水(定義:1/3熱水瓶熱水+2/3冷開水),用筷子把水跟麵粉攪拌成小麵粉塊,如圖所示,水要慢慢加,不可一口氣倒入,你也可以把水倒在還沒成團的粉上,整個製作過程中都不要用手去揉,因為過度的揉麵,未來做出來的蔥油餅會很硬(小編之前有慘痛的經驗),而且網上的食譜都這麼說。
水都加完後,再用手把所有的小麵粉塊捏成一大團(請注意:是捏成一大團不是揉成一大團),接著就是讓麵團“鬆弛”,所謂的鬆弛是不希望麵團做出來的餅皮太韌,而且好桿開,不會一桿開就縮回去,把麵團放在原鍋內,用保鮮膜把麵團封起來,主要防止水份散失。鬆弛一個半小時就可以開始下一個步驟(這個步驟越久越好,有人說隔夜會更好~)。
接著開始製作蔥油餅,先將大麵團拿出鍋子,平均的切成16等份,每一個小等份約可以桿出一個手掌大的薄蔥油餅,如果想要大厚一些的口感可以分成8~10等份,小等份的好處是好煎好熟,大等份的好處是好看厚實,各位客官自己決定自己選擇啊。接著取一個等份,用桿麵棍桿開,可以薄一些,接著拿個碗,把蔥+橄欖油+塩混合均勻(塩不要放太多),接著把混合後的蔥油料鋪上餅皮,約鋪個2/3面積就好,再把麵捲起來,記住,要從有蔥的地方開始捲往沒蔥的地方捲喔,捲成條裝後,在將它繞圈作成圓形,看圖就會比較了解。
接著,為了日後保存及等下桿開時防止麵皮爆開,請準備耐熱塑膠袋,然後把一個側邊剪開,留L形邊連著,在袋內抹上油,然後把捲好的麵團放到袋中間,在把袋子延麵團週圍折起來比較好收納,然後在放一旁鬆弛再鬆弛,約莫再放一個小時,就可以下鍋煎落,當然放越久越好囉!
接著拿一個麵團,把塑膠袋展開,隔著袋子將麵皮桿平,約是一個手掌大開的大小(如是分成8-10分則是桿成約20來公分直徑),然後準備平底鍋放一點油,等鍋熱了就可以把餅放到鍋中煎,煎的時後要中小火!火太大餅很容易焦,且沒熟,等到餅皮由白轉熟,再翻麵,著顏色的轉變很明顯的喔,請看照片,另一面也是煎到熟就可以起鍋了,因為麵皮沒經冷凍過,所以很容易熟,等等兩面都熟透後就可以起鍋囉!
接著就是~切片、擺盤、上桌囉!至於沒吃完的麵團,可以先桿好,ㄧ片片隔著塑膠袋疊起來收冷凍,要吃的時候直接拿出來下鍋煎就可以囉!不需要解凍或退冰呦。

食材有:
1.中筋麵粉600g
2.溫水300g(混合的方式200g冷水+100g熱水瓶熱水),嚴格來說是麵粉量的一半
3.蔥適量(我準備超多,結果居然用完了...從照片上看真的料好實在)
4.塩適量
5.橄欖油適量

PS:適量是指依製作過程依“個人喜好”加入 

50 歲前的挑戰~ 番外篇

小編呢也小小的整理一些資料,讓有看我網誌的冰友可以好好的享用一下,如果之後有想要去日本自由行的冰友,也可以參考參考: 1.住宿比較:主要整理了小編這八日住宿的各項資訊~ 2.自由行9日精簡行程~     精彩行程分享 ~ 3.JP PSSS到底可以省下多少錢? 本次自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