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剩蔥的最佳選擇-手作蔥油餅~二種版本二種風味

昨天突然想到冰箱中的那些"剩蔥"應該是爛光了吧,趕緊將蔥翻箱倒櫃的找出來,還好~為了不浪費食材,來做蔥油餅吧,這項最簡單最實吃的小點,不用繁複的用料,不用麻煩的製程,也正好為晚上的味噌螃蟹鍋加菜。

今天正逢台灣民主的大日子,一邊看開票一邊手作,用料極度的簡單,先將中筋麵粉依配方量秤好,拿一只大鍋,在麵粉中將塩加入其中先攪拌均勻,接著一次加入熱水,用筷子攪拌,切記水是熱的,別太衝動的用手下去拌喔,網上管這個叫"燙麵",小編一直不太了解這個過程的真正含意,過二天再來查查。接著加入冷水,冷水小編是分次慢慢加的,一邊加一邊看麵團的溼潤度,最後麵粉終於凝結成一個麵團,接著你會發現,越來越難攪拌,接著用手會比較好處理,接著將麵團稍微揉成光滑面,接著把表面上一層橄欖油,放入鍋中蓋上保鮮保膜,讓麵團鬆弛,網上說是時間越久越好,所以小編約放了2~3小時,因為放的時間比較久所以呢是放冷藏。



等待期間,把蔥洗淨晾乾切成珠備用。鬆弛後將麵團取出,分成八個小麵團,這次的麵粉量小編是分成八個餅的份量,但每個餅的大小約一個手掌張開的大小,如果想要大一些的冰友可以把麵團分六份或五分,則可以做比較大的餅量。接著在處理的板上(小編用的是樂扣家的熟食沾板)先抹上油,避免沾黏,拿一個麵團,將其桿成長方型或長橢圓型,儘量薄儘量長,接著在表面抹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再撒上少許的塩及白胡椒粉,並用手均勻的抹平在整個餅皮表面,最後放上蔥珠,撒滿整個表面,接著是延長邊把麵皮輕輕的捲起來,捲的時候蔥會跑掉,沒關係,儘量包覆,不用那麼在意,最後捲成一個長捲,再將長捲慢慢捲成一個圓,就算完成啦。(小編試了網上的二種捲法:第一種是直接捲起,捲成一個圓,第二種是從左右二側捲到中間,再重疊一起,後來試吃的效果還好差不多也...)



今天正逢我們家南飄的大少爺回台北投票的日子,小編在捲麵團的期間,一堆人在旁邊出意見,有人說要這樣,有人說要那樣,最後大少爺說要做像西門町小巷內的那家口感,所以自已下海操刀了一下,所以本次的蔥油餅有了第二種風味,做法上其實跟第一種差不多,但重點在蔥的用量足足多了2~3倍,本來以為會有嗆人的口感後來意外的多汁好吃,做法上前半段一樣,把麵皮攤開但不用太長,抹油後撒上塩/白胡椒/大量的蔥,然後將麵皮對拆後包起蔥來,不用捲,就好像包水餃一樣將二邊緣捏緊就好,接著在捲成一個大圓,因為包的蔥量不同,所以捲起的麵團特別的大,接著在放上個30分鐘。



接著就下鍋煎了,但要注意火候,火太大會讓餅皮先焦了但裏面還熟不了,所以要注意,油也要放的夠多,否則煎出的來蔥油餅會過乾過硬,小編就是放得太少,所以部份偏乾偏硬,其實看了很多網上的食譜,之前也都手作了好多次,但總覺的就是做不出外面攤子的Q軟口感,是配方不對還是鬆弛的不夠,小編還要深深的實驗一下才行,這次免強過關,下一次要更好。

這次的二種版本在放下鍋要注意,大少爺厚實版:放入鍋前不用壓平,只需稍為的壓一下就下鍋,要保持餅的厚度在1~2公分左右,煎的時間要久,火不能太大,不時的翻面,起鍋時將其對半切,其容易會斷成一圈一圈一段一段的,吃起來是裏面的蔥汁是豐富的,完整的被包覆在麵皮內,意外的沒有太辣,趁熱吃口感真的不錯,厚實版成功。下次餅皮可以再更薄蔥可以再更多,應該會更爆汁~

接著是薄片版,先放上一層保鮮膜,避免在桿餅皮時會沾黏在處理面,接著放上麵團,再鋪上一層保鮮膜,切記,一定要鋪這一層,小編已經試做了N次,這個動作很重要,因為鋪上這一層在桿皮時可以減少麵皮破裂,而且可以不沾桿麵棍,大家一定要試試,將麵皮桿成約一個手掌張大的大小,即可,否則會太薄,放入鍋中一樣是中小火油多,蔥油餅嗎~油是必要的因素,因為薄片版比較薄,所以熟的也快,如果火太大會造成溢出的蔥珠焦掉就會黑黑的,賣相不佳,所以要小心,一樣,不停的翻面,約莫一分多鐘,就可以起鍋。



薄片版的口感其實熱熱吃時會比較軟一些,冷了會偏Q,但也還不錯吃,如果桿的厚度不一會有薄片週圍有酥脆感,這個厚度及桿功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小編想起日前在黃昏夜市看到小攤都是用機器壓的,一定平厚一致),要桿的平均桿的不破真的難,總之每一樣手作只要你用心做都好吃啦。

好的,材料看下面:
1.中筋麵粉480g(為什麼是這個怪數字?因為小編就剩這麼多中筋麵粉了~sorry~大家可以自已依比例再把用量加大)
2.熱水200g
3.冷100g
4.塩8g
5.蔥約300g(可以自行調整)
6.橄欖油適量(小編是倒一些在碗中備用,因為很多地方會用到)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延伸高記生煎包的美味~我也想做出好吃的生煎包

自從那天在高記嚐到了生煎包的多汁口感,就一直想來自已試試,從網上找了食譜,繁複的製作過程讓我一直裹足不前,終於~手作的慾望還是戰勝了偷懶的心,不過~沒有後悔,真的~手作就是好吃就是健康(用料實在,沒有加東加西的顧慮)來吧~跟著我一起手作。

先將做包子皮的材料(中筋麵粉/酵母/糖/沙拉油/水)都先放入大鍋中,一次攪拌均勻成團,成團後的麵團,接著放入冷藏低溫發酵二小時(小編覺得這次的試作麵團其實沒有發的很好,在之前的經驗中都是低溫發酵一個晚上以上,做出來麵食才能真正吃到澎澎包子皮的感覺)如果有看到本篇手作的冰友可以放上一個晚上喔,做出來的包子應該會更好吃呦,別在重蹈小編的覆轍。

麵團送入冷藏後,開始做內餡的調製,內餡的重要是絞肉及薑泥與蒽花,三者的比例太過或不及都會影響包子的風味,貼心的老闆在詢問了絞肉的用途後,把肉絞的更細製。接著是薑泥的磨製,這是最費工的部份,因為足足要磨出60g的薑泥其實真的不簡單,小編磨了好一陣子才累積這個量,因為邊磨手上沾的,磨泥器上沾的通常很難刮的乾淨,所以損耗不少,你看好大的一塊薑才磨出一點點,接著是把蒜清洗乾淨,切成珠備用。接著就可以拌肉餡了,拿一只空鍋子,放入絞肉跟磨的半死的薑泥,加入塩/醬油/香油/胡椒粉/糖/清水,一次通通加入不用分次,再用筷子把所有的料都全部攪拌均勻,記得,蒽珠先不要加入喔,等到要包的時候再加入喔,攪拌時你會發現餡料會慢慢產生黏性,接著,因為麵團還沒有發酵完畢,所以先蓋上保鮮模放冷藏備用。

經過二個小時的慢長等待,麵團長大許多,今天的材料量小編共計是包了24個中型水煎包,接著把麵團平均切成24等分,小編沒有用秤重的方式分麵團,而是用一分為二,二分為四,最後再三等分的方式,把小麵團完成,切好麵團,把絞肉請出來加入蒽花及一大匙香油,再攪拌一均勻就可以包囉,一向不善於使用桿麵棍的小編,無法桿出完美且外薄內厚的皮,所以採用的是徒手捏的方式將麵團成一片圓皮,雖然不均勻,但卻省下不少桿不好重桿的時間,接著將肉餡放上麵皮,接著用左手的姆指往內壓,右手的手指將麵皮收口,雖然沒有美麗的皺折,只要把餡料包入包子中就OK了,因為其實煎出來的包子,其實長相都差不多啦,不用太講究啦,就這樣一個一個的完成,全部包好再放在室溫下醒個20分鐘,切記,在放包子的盤子上要撒些手粉,否則等下要煎時,全部都牢牢的黏在盤子上就傷腦筋囉。




下鍋前先準備麵粉水,就是水一碗加入香油一大匙及中筋麵粉一大匙攪拌均勻就是啦,如果加裏有熟白芝麻也可以準備一些。取一個平底鍋,先放入適量的油,接著放入包子,排排站放好,以中火方式先煎一會兒,輕輕的把包子夾起來看一下底部已經微煎呈金黃色就可以把半碗的麵粉水倒入鍋中了,接著蓋上鍋蓋,以中小火煎上6分鐘,煎的時間可以隨著麵皮的厚薄加以調整,時間到掀起蓋子看水份是否已經都收乾了,順便檢查包子的熟度(最好的檢查方式就是試吃啦),由於中小火的火源都會比較集中在鍋子中間,所以可能中間的包子熟了但外圍的包子卻還不夠熟度,小編第一鍋,其實有發現這個問題,必竟我們家裏的爐子不是像外面營業用的那麼爐火均勻,所以小編將包子翻面並對調位子,把外層的向內移,鍋子中間的包子向外移,再煎上一會兒,這才真正的熟透,結果賣相成了水煎包而不是生煎包的樣兒。




有了上一鍋的經驗,小編的第二鍋煎,增加了麵粉水的量,讓煎的時間加長,同時移動鍋子,讓熱源能均勻的煎到週圍的包子,煎的時間加長約到10分鐘左右,雖然時間拿捏很難,但終究還是試吃試吃~再試吃,才是最保險的方式,第二鍋順利煎完,超有成就感的啦,當天的試吃員有六位,每個人都說讚啦,24個水煎包吃剩下4個,真是完美的收工~

材料清單:
1.包子皮的用料
(1)中筋麵粉500g
(2)酵母粉5g
(3)砂糖10g
(4)沙拉油10g
(5)水270g

2.肉餡的配方:
(1)絞肉400g
(2)薑泥60g
(3)蒽花80g(要包入包子前再加入)
(4)塩1小匙
(5)醬油1 1/2大匙
(6)香油1大匙
(7)胡椒粉1小匙
(8)糖1/2大匙
(9)清水2大匙

3.麵粉水的調製:
(1)中筋麵粉1大匙
(2)香油1大匙
(3)水1大碗(吃飯的碗就可以啦)

4.可加可不加的料:
(1)熟白芝麻 適量就好

高記食記~紅磚樓內的滋味

站在中山北路一段的對街就看到紅樓的頂部,打著"老上海新高記"的字樣,這一個七十年的老字號,真是好樣兒的,招牌的設計好有古意,走近到樓旁,整個高記的紅招牌搭著紅磚樓,好醒目好特別,一旁還有八條通的指標,更好找了。過了馬路一走進,看到這轉角一整棟的建築好霸氣,天啊這個高記可是SINCE 1949年,足足比我大了二十來年,果然是厲害,而我想這七十年的經典味道應該是真的很道地,才能一直開到現在。


今天又是難得的全家聚餐日,為了慶祝小舅出關,為了慶祝小編的生日,總是有滿滿的理由讓我們一家子到處找好吃的餐廳,找美味的料理,全家聚在一起,但還是那句老話,能聊聊天談談生活的精彩就夠了,吃什麼其實滋味都很好。平常大家有南有北,分住在不同的地方,唯有找理由創造歡樂時光飽餐一頓,大家都該跟家人常聚聚~


從門口走入,小小的一個門牌都好有味兒,走入餐廳,感覺好像大陸劇中上海廳館的模樣,就算是一個角落佈置的精緻,透明的落地大窗,陽光照進來更顯明亮,延著樓梯走上二樓,樓的正中間有一個通透的玻璃櫥櫃一直向上延伸,裏面擺設的盡是古董,簡單的裝飾就是上海風,坐下後服務人員來倒茶,送上MENU,翻看一下發現跟我在家網搜時的價格似乎偷偷的調漲了些,翻在MENU的最後,訴說著高記的歷史,原來高記是民國38年在永康街以路邊攤發蹟的,在小編爸出生的那個年代,三代傳承到現在,真是了不起~







小編可是有做功課才來吃飯的喔,小編總是會看大家推廌些什麼料理,避過地雷菜色才能真正的吃出餐廳的精神,因為今天有老有小所以在菜色上也需要點的適中,太硬的太辣的都少少就好,我們在等待時間先做了第一輪的點菜,生煎包可是必點的招牌菜,上菜時連同小鐵鍋上來滋滋作響就是一副好吃樣兒,服務員溫馨的提醒我們,要趁熱享用喔,一咬下口肉餡成團湯汁豐潤,皮薄餡多,好吃的不得了,不用沾醬,口味鮮甜,難怪每一個來店的"朗客"都必點,另一項精典的好菜是東坡肉,這道菜店家特別用搭配了小小的刈包皮,讓東坡肉吃起來肥而膩,接著是蘿菠糕,這項小點也是很有味道,絕不輸港式飲茶店的手藝,最後還有值得一推的甜點-流沙包,剝開金黃的流沙包,熱呼呼的內餡順勢流下真叫人垂延三尺。




因為那天我們人多,所以點的菜色也不少,但因為沒有特別驚人的亮點,像是網上也有人大推的上海菜飯,水煮牛肉,鍋餅等等...小編還是附上照片,讓大家開開眼界。整體來說用餐的環境還算不錯,乾乾淨淨的店內相當明亮,服務人員也都相當的有禮貌,就連我們站在門口等小編爸媽時,門口的服務生都一直說"歡迎光臨"並親切詢問是否要用餐;不一會兒,我們在入座後,看到一龐日本觀光客,被一路帶上了三樓的座位,可見這家餐廳的名氣與受歡迎的程度。來這兒用餐請記得要先訂位囉,如果來晚了,可能會等上一小段時間,這裏的交通也很方便捷運,中山北路店只要坐捷運到中山站再步行約5分鐘就可以到囉,如果怕進台北會塞車或難找停車位的冰友,坐捷運才是最好的選擇。整個高記好似有幾家分店,但我們第一次嚐鮮是選在中山北店,整體料理都算很精緻,但價位有些偏高一些,這是對上班族小編來說啦,至於道地不道地大概只有真正的上海人才能嚐的出來,總之用餐愉快的氣氛,家人感情的凝聚,就是無價~






餐後在寫文時才發現,忘了合照,真是太可惜了,下次吧~
PS:用餐後的隔幾週才開始寫下食記,對食物的味道已經沒有太多的印象,但是對紅磚樓與記憶仍然強烈。

那裏找高記: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133號(還有永唐街1號/復興南路一段150號/菸廠路88號)
如何訂位:02-2571-3133
什麼時候開:AM11:00~PM22:00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豐富滿足早午餐-"豐滿"板橋店

早午餐店臨立,那一種店才能真正的讓人有舒服用餐的感覺?尤其是在週六日的黃金時段~在小編家附近開了約莫有十來家的早午餐店,唯有"豐滿"這家店是讓小編會想一去再去的店家,難得的早晨,難得的一家三口早餐,難得有位子~
這是一家連鎖型式的早餐店家,我記得在中和店也曾到訪過,其實早餐店所賣的餐點大致都是以一些基本的料理做變化,但透過不同的命名及擺盤,各有各自的風味,而"豐滿"是把客人都寵上天的一個店家,MENU上滿是國王/皇后/王子/公主的,光聽餐點名稱就是滿足。除了皇室的組合還有男子漢/騎士系列,讓人對早餐內容充滿了期待。店家的用料都是豐富的,每一盤早餐端上來就是份量充足,吃的一定飽的感覺。小編小次應該在找機會來嚐一下午餐的變化。

這家位在板橋雨農路18巷內的小店,門口沒有富麗堂皇的裝修,只有簡單的咖啡色招牌紅紅的小點綴,其實不會讓人一經過就驚艷的樸實~。門口是全面的透明落地窗看起來明亮有朝氣,店內的座位不多,七八張桌子加上面對落地窗的吧台式座位,約莫可以擠上個三十個用餐的客人,落地窗外也擺了幾張戶外座,但可能因為戶外的空氣不佳所以大家都偏好店內的位子。店內的擺設很簡單白色的牆面畫簡單的線條,可愛的白板牆,應該隨時變化不同的圖案,內側的吧台把用餐區與廚房做了區隔。


點了餐付了錢,我們今天坐了沙發區,有些悠閒慵懶,舒適的空調溫度讓人真的會有流連忘往的感覺,上餐的速度還算快(應該是要拚翻桌率吧),通常識相的我們總是吃完快閃,但是不是每個用餐的客戶都這麼想我就不知道了,希望大家都能支持這樣的好店,讓他們能長長久久,豐滿的正隔壁也開了一家早午餐店,以戶外的座位為主,有去過一次但卻沒有被深深吸引,就只去過一次,可能吸引的用餐族群不同吧,但這家店的後起也應該影響了豐滿的生意吧,許多想來用餐的人客可能會因為沒有位子而跑票隔壁店家。

今天點的餐點應該足夠四個人吃吧,但我們一家三台居然一掃而空,說也厲害,所謂的國王套餐想知道就是綜合大拚盤(烤麵包/德式香腸/蛋/生菜沙拉/炸薯條/水果/火腿/飲料),因為國王嗎!一定要最頂級最尊榮的享受才行,這個套餐建議二人共享會更剛剛好喔,嘴挑的兒子,居然嚐出來,他們把蛋的料理做了變化,真是厲害。另一個值推廌的是費城牛肉,這個餐點的份量也是豐滿到不行,炙烤的斜切法國麵包內佔滿了大量的牛肉跟起士,咬下去的瞬間,牛肉湯汁溼潤了麵包的乾,好吃到爆,每一份切對半,所以二個人來分享也是剛剛好,一旁的生菜沙拉簡單不失風味,營養一樣很滿分。最後是餐後的甜點(說也奇怪,明明是早餐為什麼要餐後甜點收尾呢?),這個一定要大推一下,流沙西多士,看到餐名,你會想到什麼?小編想的是"流沙包"剝開的瞬間,這可是一道很犯規的甜點(MENU上寫的);人簡單來說就是一道法式厚片土司(土司裹蛋汁下去煎)夾上滿滿的花生醬,搭配上融化的奶油及煉奶,將甜味提升到最高的境界,而這味兒可是小編爸的最愛。一切為二的份量一樣適合分享,一個人吃下應該會有太膩,不過如果是追隨在費城牛肉後面,應該是最......滿足的搭配了吧!

自從第一次造訪後,後續也來過幾次,不是沒位子就是排隊人潮,如果想要來試試的冰友建議可以起個大早,不要在週六日黃金時段來用餐,鐵定得等等囉,今天的用餐很滿足,但用餐的價格也是很"豐滿"喔(500找51塊),偶爾為之應該還算是負擔的起的啦~最重要的是全家人一起的用餐情境,聊聊天分享一下這週的精彩,這才是最好的"早午餐點"~

那裏找豐滿:新北市板橋區雨農路18巷1號(還有許多家分店,請上網搜一搜囉)
什麼時間來:早上7:30~下午4:00
PS:菜單上還有很多精彩的餐點,等著每一個追求生活豐富圓滿的"朗K"自己來探索囉~

50 歲前的挑戰~ 番外篇

小編呢也小小的整理一些資料,讓有看我網誌的冰友可以好好的享用一下,如果之後有想要去日本自由行的冰友,也可以參考參考: 1.住宿比較:主要整理了小編這八日住宿的各項資訊~ 2.自由行9日精簡行程~     精彩行程分享 ~ 3.JP PSSS到底可以省下多少錢? 本次自由前...